公共设施运行社会治理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5-01-14 00:27 公共设施运行社会治理 政府是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的主体,社会组织是参与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的重要主体。社会组织通过提供个性化、多样性、专业化的服务,有效弥补政府人员不足、供给不足和精细化程度低的问题,对满足居民高品质需求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兼顾多元主体的利益冲突和需求,积极调动各主体参与的动能,不断完善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的协同治理机制,成为公共设施运行协同治理实践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随着“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的加快,在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基层政府建设了综合文化中心、全民健身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残联温馨家园、综治中心、慈善工作站、12345平台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这些服务设施在推动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满足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管理层在指导思想上缺乏对公共服务的准确认识,在理论层面上缺乏对公共设施运管机制的深入研究,在操作层面上缺乏对整个运作过程的监控评估,使得一些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定位、功能、作用、效应明显偏离制度设计的目标。缺乏专业人员管理、经费不足、管理机制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运行问题是困扰基层政府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 创开绿享社会治理研究服务部将公共设施运行列为中心社会治理课题研究项目,聚焦区域(街道)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定位、志愿服务岗位、服务(活动)项目整合、社会(慈善)参与等四个维度,开展区域(街道)基层公共服务运行服务体系发展研究,以系统化思维整合区域内公共服务的一切资源,通过对话沟通与机制建设,倡导区域内的各类服务资源协同与融通,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公共服务设施运行服务模式变革,探索新型的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管理服务模式,促进形成政府与社会多方参与、多元合作、良性互动的公共服务设施运行服务生态,推动实现依托区域(街道)共建共治共享服务联盟,形成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引导各方参与、服务社会大众、创新机制模式、保障长久持续、完善运行机制和协调各部门、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队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运行服务务新格局。 声明:此篇为社区治理家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https://cklxshzl.com/h-nd-515.html
|